晚霞灿烂映棉乡--记义务为农民服务的退休女农艺师李文英
2011-06-07 05:33:00 来源:湖北日报
[提要] 1996年,李文英在《中国棉花》杂志上看到一种抗虫棉良种“标杂棉A-1”,她马上自费购回2袋种子,找到董市镇洪治村农民李家才,请他试种2亩。退休21年来,李文英不断进行新的探索,先后对33个棉花新品种和50多种新农药、新肥料进行了推广前的试验,剔除了一批不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的品种,避免了农民的损失。
湖北日报讯 记者 小 明 通讯员 玉 林 卫 东 张 同
“昨天的阵雨并没下透,要继续抗旱补墒。”
5月31日,骄阳似火。78岁的枝江市退休高级农艺师李文英来到董市镇洪治村,查看棉花苗情,指导棉农补苗施肥。
省城长大的李文英,扎根棉乡半个多世纪,退休后又坚持为棉农义务服务21年,用自己的言行,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对事业、对农民的深厚情怀。经湖报集团《楚天都市报》率先报道后,“棉花奶奶”李文英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,受到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共同关注。
成果写在农民的丰收簿上
1957年,华中农学院毕业的李文英,来到我省著名的棉区枝江,长期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,一干就是50多年。“枯黄萎病是影响棉花增产的大敌,一定要攻克它。”1977年,李文英只身来到四面环水的百里洲岛上,蹲守在试验田里,用常规品种作母本、抗病品种为父本,反复进行杂交、回交试验。其间,为了缩短繁育周期,她离别丈夫和儿女,远赴海南进行抗菌棉种的加代繁殖。
风雨十载,她终于成功选育出抗枯黄萎病新品种“鄂枝3号”。该品种通过省级鉴定,先后在全省8个县市推广,亩均增产30%以上,累计为棉农增收超过千万元。李文英获得了“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1996年,李文英在《中国棉花》杂志上看到一种抗虫棉良种“标杂棉A-1”,她马上自费购回2袋种子,找到董市镇洪治村农民李家才,请他试种2亩。“抗虫棉?没听说过。万一种子不行,一年的收成不就全完了!”任凭李文英好说歹说,李家才就是不同意拿出田块试种。
看这阵势,李文英拍胸保证:“两亩田就是一朵棉花不收,顶多损失1000多元。我有退休工资,赔了算我的,赚了是你的。”李家才这才答应下来。
播下种子后,李文英三天两头往李家才的田里跑,观察出苗率,跟踪记载苗期、蕾期、铃期、桃期表现及虫害情况。李文英根据试验记录写出试种报告,寄给远在石家庄的该棉种选育人赵敬霞研究员,交流经验,适时指导李家才按规范种植。
收获的时节,李家才喜不自禁:2亩抗虫棉单产皮棉105公斤,比其他田高出30%。
“我当初不光怕没得收成,还怕搞黄哒,会砸了您的牌子啊!”李家才说。
“砸牌子我倒不怕。新品种先搞试验,就是为了减少更多农民的风险。”李文英会心一笑。
6、7、8三个月是棉花生长的旺盛期,也是“棉花癌症”枯黄萎病的高发期。李文英每年这个季节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棉田里。
洪治村农民余长海说:“李婆婆总是早晨6点多就往村里赶,经常是她到田里了,我们还没有起床。早、中、晚每个时段,她都要观察记录,非要搞得清清楚楚。”
2009年5月18日,年事已高的李文英在田间调查时,不慎掉进了1米多深的大水坑,当她挣扎着站起来时,水已淹到了脖子。
“如果水再深一点,也许我这次就‘光荣’了。但我不后悔,还是要继续下乡去。”这是事后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一段话。
真情献给这方热土
1990年,李文英退休了。“与乡亲们打了半辈子交道,几天不与他们在一起,心里就空荡荡的。”闲下来的李文英坐不住。
董市镇洪治村是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点。来自山里的20多户移民对棉花种植一窍不通。
李文英首先选择移民望运富的棉田,从零起步,手把手地教他试种“太仓502”新品种。李文英逐株系上塑料袋作标记,以便跟踪观测记录。
眼看棉苗一天一天长高,不料,不知道那些标记重要性的望运富将塑料袋全扯下来扔了。
大半年的试验半途而废,李文英既痛惜又无奈。但第二年,她又跨进了望运富的棉田。“李婆婆没有甩下我们不管。”望运富说,他家去年仅棉花一项就收入8600多元。
还有一次,李文英发现二组林大英的棉田发生了盲蝽象虫害,叮嘱林大英马上打药。3天后,李文英再去看,虫情更严重了。她知道林大英并未打药,就狠狠地“批”了她一通。“虫吃的是我的棉花,您何必那么急呀。”林大英说道。“那也不行,药必须给我马上打!”李文英一脸严肃。“李婆婆认真起来真有点吓人。但她都是为我们好,所以大家都喜欢她。”林大英说。
李文英把电话号码留给村民们,自己的本子上也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村民的电话,以便随时联系。
洪治村妇联主任赵芹说:“这些年,李婆婆走遍了全村,接受服务的农户别说给她付钱,就是想请她到家里吃顿饭也没有机会。李婆婆每次来,随身的布包里总是装着馒头和凉开水,那就是她的午饭。她唯恐给农民添麻烦。”
如今,洪治村90%的棉田种上了抗虫棉,去年亩产籽棉提高到350公斤。
因为不会骑自行车,李文英田间调查全靠步行。洪治村的村民给她算了笔账:李婆婆退休21年来,在他们田间走过的路程,超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!
生活上,李文英极其简单朴素。简陋两居室内,几件老式家具多年没变。身上几件稍好一点的衣服,是几个妹妹送给她的。一顶草帽,一双胶鞋,一个蓝布包,是她下乡的“三件宝”。
但为农民办事,她却大方得很。枝江市的干部算了一笔账,李文英退休21年来,自费下乡用去车船费3.15万多元,赠送给贫困户的种子、肥料价值6.3万多元,还自费1.1万多元为农民编印农技资料,几项合计支出超过10万元。
回首往事,李文英最愧疚的是自己的家庭。
儿子6岁时,先被送往广州的爷爷家,后来又转到武汉的外婆家。女儿只8个月大,也被送到外婆家。当时李文英每年只能回去看一次。女儿会说话了,却只肯叫她阿姨。
她与丈夫是大学同学,两人一起来到枝江,相扶相伴40余载。2005年,相濡以沫的丈夫离她而去。年事已高的李文英悲痛万分:“他一直默默支持我。突然没有了他,我感觉天都快塌了。”但几个月后,乡亲们又在田间地头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。
2007年9月,李文英大学同学毕业50年聚会,她穿的是洗得发白的衣服和一双解放鞋。当年要好的几个女同学要去给她买新衣服,有的同学要给她钱,都被她婉拒了。“我知道同学们是关心我,但我一点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。”李文英说,当她给同学们讲起这些年来在农村的经历时,大家都被深深打动了,称她是同学们的骄傲。“我知道,没有我,枝江的农民一样要种棉花。但我真的离不开他们,一走到田里,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。”李文英说,农民丰收的棉花,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。
老骥伏枥志在千里
“现在技术发展快,不学习就跟不上农民的需要。”这是李文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因为患有青光眼和白内障,李文英不常看电视,也不会用电脑,为了获取最新知识和信息,她长期自费订阅了《中国棉花》、《湖北植保》等4份杂志和报纸,不断吸收新知识。“通过学习,我感到自己在不断成长,所以退了休还过得很快乐。”李文英说。
坚持更新知识,退休后的李文英依然被乡亲们当作最可信赖的技术权威。
2004年8月,七星台镇江会寺村几个农户反映枝江一家种子公司销售的“中棉所45”棉种有问题,单株只结4个桃,要求赔偿。双方争执不下,但最后都同意以李文英鉴定的结果为准。
李文英实地调查了三块田,单株成桃11个至13个。她又仔细检查了种子,询问了有关情况,判定不是种子问题,主要是管理不当。她告诉农户该品种是国审品种,并给他们看了《中国棉花》上刊登的相关品种介绍和图片,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根据品种特性加强后期田间管理,才能多结桃。说得几位农民心服口服,普及了知识,也化解了矛盾。
通过不断学习,李文英不仅成了棉花病虫害防治专家,近年来还掌握了柑橘生物防治等多种新技术。2009年和去年,她先后指导周湖、洪治等村农民,采用施放捕食螨和挂“黄板”等措施,诱杀锈壁虱、粉虱、蚜虫、红蜘蛛等害虫,每亩柑橘节约农药投资100元左右,产量增加了三成多。
2005年7月,李文英发现《枝江植保》上通报第三代棉铃虫卵高峰期可能在7月19日左右,而根据该年棉花早发的特点,她认为通报时间偏迟,在与植保站技术专家会商后,及时将最新、最准确的情报以口头方式通知到每个农户,要求他们迅速防治,从而控制了虫害的发生。
退休21年来,李文英不断进行新的探索,先后对33个棉花新品种和50多种新农药、新肥料进行了推广前的试验,剔除了一批不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的品种,避免了农民的损失。
棉农们说,只要见到李婆婆,他们种棉花心里就有底,不管遇到什么病害和虫灾,他们都相信她一定有好办法。
李文英说:“农民种田不容易,我只想尽自己的能力,帮他们换来多一些的收获。”
据枝江市农业局不完全统计,李文英退休后,累计下乡超过2500天,上门直接指导的联系户有400多户;她先后在百里洲、董市、顾家店等5个乡镇义务举行技术讲座100多场,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;全市有4万多农户从她选育和推广的新品种、新技术中受益。
|